top of page

貪食鬼上身,怎麼辦?        洪維志醫師撰文 

      進食是生物的基本欲求。人體會適時地製造飢餓感,提醒我們飽餐一頓來補充能量。食物裡的熱量不只讓我們氣力充足、頭腦清晰。它還有附加價值,能撫慰心情,讓人愉悅放鬆。所以我們結束了勞動,會餓、會有飢腸轆轆的反應。而在壓力之後,常常也會出現想吃、想大快朵頤的念頭。

 

      吃飯這件事,過往大多是為了補給身體養分。到了現代,撫慰情緒的作用占了越來越大的比例。綜藝節目裡的宵夜特搜,請你用眼睛吃進佳餚。網路媒體上有咀嚼炸雞的音檔,讓你靠耳朵享受料理。那些食物的熱量雖然沒有進到我們的腸胃裡,讓人長高長壯,但是灌進心中,可以變成療癒情緒的力量。

 

      吃東西是有效且相當自由的舒壓方式。自己想吃就吃,不受限制。但如果只依靠這個方法,又或者壓力累積到無法單靠食物來調適,就會出現問題。此時,美食對你不再有效,每次吃完都只有滿滿的罪惡感。進食也不再隨心所欲,因為害怕被人看見,或者吃到想吐,仍然停不了。

 

      狂食和暴食會出現下列困擾。獨自用餐、進食速度過快、吃到腸胃不適才停止、就算不餓也會進食、最後吃完陷入自責的情緒。人若長期暴食,容易影響腸胃健康、加重心情負荷,建議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。暴食是可以透過改變飲食步驟、調整進食環境、學習放鬆情緒而得到改善的。如果伴隨明顯焦慮或憂鬱,也能服用沒有成癮風險的抗憂鬱藥來緩和。

 

      美食當前,和同伴一起分享,快樂加倍。面對暴食,若有醫師在旁協助,更能成功找回進食的樂趣。

​台北身心科醫師推薦|新北精神科|台大醫院精神科權威|優良醫師|萬華精神科診所|三重精神科診所|台北心理醫師推薦|新北心理治療門診|台北憂鬱症醫師|台北精神科診所 健保|精神科診所 台北|精神科診所 推薦|憂鬱症治療推薦

bottom of page